经典案例
Classic Case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以调水业务为核心,运用先进的水质采集、处理技术,基于通信、计算机网络、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等平台,建设以“固定、自动、移动”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水质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以水质监测应用系统为核心的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水质监测系统。项目总投资约9000万元,一期京石段于2010年已投入使用,二期于2013年10月开始建设。期京石段于2010年已投入使用,二期于2013年10月开始建设。
重庆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项目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在网络通信平台、数据汇集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基础上集成预报方案编制管理、预警预报系统以及业务应用三大系统体系。系统建设依据重庆水文、气象、国土等各类基础数据,结合GIS空间数据进行个性化业务展示,同时以洪水预报、墒情预报、山洪预警预报为核心业务系统,遥测数据分析、水质水量耦合预报、值班管理、会商管理、项目管理、水政监察、移动应用等为辅助系统的建设模式,不仅提高重庆148条河流及223个预报断面的洪水预报水平,同时形成重庆水雨情信息中心,并最终为重庆的中小河流防汛抗旱、防洪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白马湖片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以《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细则》、《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细则附录》为指导,将水文模型、河网模型、2D洪水演进模型、溃坝溃堤等模型以及风险图的成果数据导入数据库中,并与实时雨情、水情、工情数据库连接,实现基于GIS对风险图、洪水方案、淹没分析、影响分析等信息进行管理和展现,对洪水方案的计算结果进行动态加载和演示,同时可以对未来48小时的洪水模拟计算,实时在线滚动预报未来一段时间内洪水淹没图,同时可查询各关注点水位、流量变化过程和超标预警信息。
该系统是以“数字水资源保护”规划为框架,根据水资源保护业务的需求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建设的水资源监控保护系统。该系统基于二维GIS(ARCGIS)、三维GIS(SKYLINE)平台,结合水动力模型、水质模型实现了黄河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监督管理以及污染应急的动态演进及应急预案处理,并在GIS(二维和三维)上对各类信息的查询显示,能够完整、清晰反映和显示黄河水资源信息和状况,为决策会商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为黄河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先进、实用、高效、可靠的平台。同时该系统为黄委水资源局提供了数据中心平台和基础应用框架,为其他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基础和依据。